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奋力保障秋粮生产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处暑节气,农田里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由于前期台风引发一些地区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更加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抗灾夺丰收。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各地粮食生产情况如何?采取哪些举措应对汛情影响?下一步怎样做好田间管理?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相关资料图)

秋粮长势总体良好

“经过专家指导,我们早早地就给玉米施用了营养药剂,现在已经进入乳熟期,看长势还不错。”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新安村村民付忠志说。今年他种了480亩地,其中有380亩不同程度受灾,在其中一块玉米地,秧苗上还可以看到洪水侵袭过的痕迹。农业专家的靠前指导,让付忠志和乡亲们吃上了“定心丸”。

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北方地区玉米水稻正在灌浆,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南方中稻陆续进入灌浆成熟期,晚稻处于分蘖期。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晚稻栽插已结束,除部分晚秋作物外秋粮面积已落实。预计今年秋粮面积达到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

据介绍,当前华北、黄淮海除局部洪涝灾区外,大部土壤墒情好,加之雨热同期同至,利于玉米等秋粮作物生长发育,长势良好;南方中晚稻长势明显好于受高温干旱影响的上年;西北除局部受旱地区外秋粮长势总体正常。

这位负责人表示,华北、黄淮、东北已全面转入灾后生产恢复阶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一手抓防灾抗灾救灾减损失,一手抓大面积单产提升促增产,全力以赴以丰补歉、以秋补夏,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真金白银强化关键举措

“前几天我们大力排水,能早排些,生产恢复就能再快些。”吉林省舒兰市博涵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孙亚林告诉记者,汛情让当地不少稻田受损,为了抢排积水,舒兰市平安镇房身村调来了20多台大型排水设施,“水排了三四天”。

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抗灾夺丰收,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落实防灾减灾和生产恢复措施:

——抢排农田积水。农业农村部会同应急管理部紧急调用水泵等储备机械,累计组织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抢排农田积水。

——加强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派出10个工作组和24个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制定灾后恢复生产十条措施和7个分作物救灾技术意见,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

——强化救灾支持。相关部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7.32亿元,支持京津冀、东北等地抓紧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等相关工作。财政部安排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支持北方重点地区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各地落实喷肥打药等灾后田管措施,加快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加密病虫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治措施。

奋战40天努力夺丰收

眼下,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稻长势良好。在连片的稻田间,农民忙着进行田间管理。

“正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我们抓紧组织人力,抓好病虫害防治、除草和追肥,用科技力量保丰收。”江苏祥发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梁敬唯说。

粮食稳产增产,关键在科技。今年秋粮生产期间,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组织专家团,挂片蹲点进行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奋战100天夺秋粮丰收行动,以中国农科院玉米和大豆产业专家团为基础,组织30多位专家组成科技小分队赴12个粮食主产省份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努力把大豆种子包衣、密植匀播、病虫防控、抗旱防涝、低损收获等关键技术推荐给地方和农户,推动大面积提升单产。”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吴存祥说。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长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说。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天左右,夺取丰收还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农业农村部门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抓好秋粮中后期田管,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记者于文静、郁琼源、孙晓宇、马晓成、赵久龙)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我们:435 226 40@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大河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